国立台湾大学 农业化学系

:::

台湾生技发展第一人: 台湾发酵之父 苏远志 教授

  • 2021-01-19
  • AdminAdmin
This is an image



各位系友及同学们:

       在这个新年新的一年来临,大家准备要欢度农历新年之际,必须要通知一个令人不舍的消息,就是我们敬爱的苏远志老师,在 2021年1月10日离开我们了。记忆中苏老师尽管在退休后,不论大大小小的学术会议、生技展、审查会议,几乎都会让学生们看到他健朗的身影。这是活到老学到老的身体力行典范,也让我们都无法想像,他忽然就离开我们了。知道消息的时候,先是愕然失措,后是难忍不舍。一个时时刻刻兢兢业业,对后进永远不吝提携的学问和生活导师,就这样离开了。

       苏老师是一个把农化系精神发挥的最极致的学者,既能做深入的研究,又能把成果和产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,是最典型的农化人。老师于1952年农化系毕业,1962年荣获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学位,1963年应钱思亮校长邀聘回农化系任教,曾担任农化系系主任、所长及农学院院长,教研工作不断,一直到七十岁届龄退休,一生都和农化系有解不开的缘分。

       在1960年代从东京大学回国之前,苏老师从事的研究课题是「麸胺酸的发酵生产」。期间发现新菌种Brevibacterium divaricatum菌株,能生产高量的麸胺酸(glutamic acid)。发酵液中的麸胺酸经过抽取纯化后,与钠盐结合就成为麸胺酸钠盐(sodium glutamate),也就是味精。其研究论文先后刊载在日本、台湾及美国各学会的刊物中,甚受国际学术界的重视,更前后获得了美国、日本与我国的6项发明专利。当时台湾的味全、津津、味王等公司每年需要进⼝数百万美元小麦作为味精的生产原料,成本居高不下。回国以后,苏老师无偿的将他的研究成果交付给味全、味丹等公司,并协助指导建成量产型的发酵工厂,之后台湾味精生产量外销高居全球第一。这是台湾生技业的第一个篇章,早在1960年代就生根发芽。

       之后苏老师在农化任教期间仍积极研发,并将研发成果持续移转给产业界商业化生产,使得台湾曾经成为国际上除了味精之外,绿藻(Chlorella ellipoidea , C. pyrenoidosa,东海绿藻)、凤梨酵素(Bromelain,弘茂生物科技、台湾多胺)、尿激酶(台湾多胺公司)都是外销量全球第一名的国家,此外还有聚麸胺酸(poly glutamate,味丹企业)、纳豆激酶(nattokinase,骏瀚生化)等多种研发成果,创造新台币数千亿元的产值,在业界所有人也尊称苏老师是「台湾发酵之父」。老师一生奉献于台湾生技产业的发展,足迹遍及欧美日及东南亚各国,吸收新知与了解各国的经验,并以全球宏观的角度来协助我国生技产业发展策划。因此也曾担任行政院卫生署基因改造食品审议委员会主任委员、国家生技医疗产业策进会健康产业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、行政院农业委员会顾问、经济部生物技术与医药工业发展推动小组委员、国科会生物技术学门召集人、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常务董事、国科会政府科技发展计画食品及生技领域审查委员、行政院开发基金投资评议会技术审议委员。

       老师一生除了发表数量庞大的重要学术着作,还获得了众多的荣誉奖项,包含第4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、中国农业化学学会学术荣誉奖、食品科技学会学术荣誉奖、中山学术着作奖、教育部学术奖、教育部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发明奖、国科会杰出研究奖4次、行政院杰出应用科技人才荣誉奖、优良生物产业科技发展奖、张驷祥教授食品科技学术特殊贡献奖、国科会特约研究奖、教育部大专院校教师与产业界合作研发绩效卓着奖、中华⺠国生物产业特别贡献奖、世界文化科技贡献奖(Gold Vessel Award–For Contributions to World Culture and Technology)等。

       然而对学生来说,老师不是个飞扬跋扈的生技产学菁英,也不是个无法亲近的学术巨擘,他就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导师。从实验室到课堂上,无不孜孜不倦的教导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学子。待过发酵实验室的同学都知道,从进实验室开始,老师会尽心尽力指导监督你,但是毕业之后会同样帮助你,不管是出国念博士班的推荐信、进产业界的推荐函、出书的序言、产业合作案的促成。只要是农化的一份子,只要你愿意⽤心在农化生技尽一份力,老师都愿意做学生最重要的后盾。在老师的学生中,跨产官学研各界,有学术顶尖的院士以及研究学者;有在各大学任教的校长、院长、教授;有业界产值十数亿的业界翘楚;也有为了台湾戮力规划开创生技新机的重要官员,机构首长。所以老师花在作育英才的心力和成果上,在台湾生技领域无疑无人能出其右。

       天下无不散的筵席,老师在93岁的高龄,离开了大家。相信系友除了感谢老师的教导,心中有着无尽的难过不舍之外,更会感念老师给我们留下的典范。所谓「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,虽不能至,然心向往之」,我们每一个农化学生,可能跟不上老师一生的成就,然而在自己的岗位上,还是会效法老师的精神继续努力。希望老师在天上看到我们的成果,能还是跟以往一样,和蔼微笑着说:做得很好。


谨以此文献给一代传奇农化人- 苏远志老师


国立台湾大学农业化学系系友会 理事长 陈佑诚 敬上